编者按:刘基(1311—1375),字伯温,是朱元璋的军师,明王朝的奠基者之一。窃以为,若单论军事才能,他可能不如诸葛亮;论名气更是逊于诸葛亮。但在其他方面,比如哲学、文学、史学、医学、教育、书画、农事等诸多领域则碾压诸葛亮。温州文成有幸出了个刘伯温,一直想将这张金名片广泛地传播出去,奈何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可能是宣传的力度不够吧。 本文选自俞美玉、何伟合著的《刘伯温家族史研究》一书,文章较长,还望各位看官耐心一点,或者跳跃式阅读。
刘姓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文献记载,在先秦时代已 经形成了两支渊源完全不同的刘氏大家族:其一出自陶唐氏帝尧, 以帝尧裔孙刘累为刘姓始祖;其二出自东周定王,以 其子王季子受封于刘,子孙遂以刘为氏。明天启四年刘氏后裔刘宗科所撰《刘氏世系源流序》载,“刘氏本出乎帝尧陶唐之祎裔”,可知,刘基家族源自陶唐氏一支。帝尧名放勋,母庆都,因生于丹陵,育于伊侯之国,后徙耆,(今山西祁县)故曰伊耆氏。年十三,佐兄帝挚,受封于陶 (今山东兖州陶县)年十五复封于唐(今河北唐县)为唐侯,故又号陶唐氏。“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据《通鉴外纪》记载,监明,乃帝尧陶唐氏长子,姓伊祁,本欲立为太,早死,而不得立,姑以次子丹朱,受帝舜封于刘(在今河北省唐县东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舜封尧子丹朱为谢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刘氏世系源流序》亦载“长子坚明早世,次子朱封于丹”。朱丹之后,刘氏“渊传数世,有曰皓素,封于彭,其子初生有纹在手,曰刘累。”《史记•夏本纪》记刘累事迹曰:“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能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衮,其后有刘累,学擭龙子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后。后使求,憎而遁去。”《通志•氏族篇》于刘氏一条云:“刘,以邑为氏,属周邑,祁姓(或 作伊祁)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子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裔孙刘氏以能扰龙,事夏盾孔甲,为御龙氏。”刘累之后,刘氏的传承,《刘氏世系源流序》曰:“其子孙又十数传至周,名曰辅佐,景王令劳赵武子于颖,馆赞禹功,封献公,为唐杜氏,生狄,封定公,生蚠封文公佐周敬王,南宫极谓曰:勉之,先君之力,君之力可济也名卷,于鲁定公四年会诸侯于召陵伐楚,遂封子爵,逮至战国,名敬为贤士,众诸侯尊重,生士会为偏将军,数世至仁封丰公,号曰太公,厚积阴德。”《元和姓纂》载:“刘累,事夏后孔甲, 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杜伯子隰叔奔晋。为士会。适秦,后归晋,其处者为刘氏。”欧阳修等撰写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刘累)能扰龙,事夏为御龙氏, 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杜伯,亦称唐杜氏。至宣王,灭其国。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生士爲,爲生成伯缺,缺生士会。会适秦,归晋,有子留于秦,自为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十世孙,战国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秦灭魏,徙大梁,生清,徙居沛。生仁,号丰公。生熇,字执嘉。生四子:伯、仲、邦、交。邦,汉高祖也。”南宋邓名世所撰《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刘累)能扰龙,事夏王孔甲,为御龙氏。商高宗武丁时,徙封豕韦,又为豕韦氏。商未,徙封于讲,居尧之故墟,又为谢氏。周成王灭唐,封其后于杜陵,又为杜氏。杜氏事周宣王,无罪见杀。其子隰叔奔晋,生士爲,为士师。有功,固官命氏,又为士氏。万生成伯缺,缺生武子会。鲁文公元年,晋人使士会逆公于雍,不得人。士会遂留事秦。晋灵公八年,晋召士会于秦,秦人归之。其子孙处秦为刘氏。刘向诵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入汉后,刘氏为国姓。分成三个支派。第一支刘发(康姬所生)后人刘秀建立东汉皇朝,为丰沛郡派。第二支刘胜中山靖王,贾夫人所生,至第十六代孙为昭烈皇帝刘备,为彭城郡派。第三支刘彻,皇后所生,立为太子,为汉武帝,后人属藜间郡派。刘基这一支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属彭城郡派。刘胜之后,刘氏的世系传承,《刘氏世系源流序》曰“景帝朝有曰德字原道,平匈奴有功,封彭城郡,生公成,成生向字文饶,宣帝命天禄阁校正五经,太乙老人以黎光照之,授光禄大夫,后历晋、唐、五代,贤士迭出,或王或候,官宰辅,分居别地,难以枚举。”到了宋代有刘氏先祖名刘怀忠,据《宋史》载:“(刘怀忠)官内殿崇班、罔门祗候。元旲叛,厚以金币及王爵招之,怀忠毁印斩使,泊人冠,力战而死。”刘怀忠本人是位忠于宋室的勇将,他的夫人黄尝怡也是一位勇敢奔战的巾帼英雄,“刘怀忠之与西贼战也,其妻贲尝怡率兵来援,多所俘获。丙寅,封尝怡永宁县君。”刘怀忠阵亡后,宋廷以其子刘绍能为右班殿直,任为军北巡检。刘绍能,字及之。《宋史•刘绍能传》载:“刘绍能,宇及之,保安军人,世为诸族巡检。”后因他战功卓著,累官至洛苑使、英州刺史、鄘延兵马都监。刘绍能之子刘永年,是为刘基的第九世祖。刘永年之子刘延庆则系刘基的八世祖,在北宋末年“世为将家”。由于刘延庆本人“雄朵有勇,数从西伐,立战功”,累官至相州观察使、郁延路总管、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刘延庆在宋与西芨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柠在成德大破复兵,竟逼使西复王子投降宋朝。宋徽宗宣和三年从童贯镇压方腊 起义,刘延庆负责节度河阳三城,成为童树麾下的得力干将。后以宣抚都统制督兵伐辽,刘延庆所率“秦兵”行军无纪,屡战屡败,尽失熙宁以来军储,被坐贬筠州安置。未几,复为镇海军节度使。宋钦宗靖康元年,刘延庆奉命率军分守京城,城陷出走,至龟儿寺被金兵追骑所杀。刘基的七世祖刘光世(刘延庆次子、永年孙、绍能曾孙、怀忠玄孙,字平叔。初以父荫补为三班奉职,后升任部延路兵马都监、蕲州防御史。宋徽宗宣和年间随父刘延庆镇压方腊起义,刘延庆命他率军奇袭方腊占据的衝州、婺州,取得胜利,以功迁官耀州观察使、鄘延路兵马钤辖。靖康元年丙午,金兵攻陷汴京,刘光世率兵至济州投奔康王赵构,被任命为五军提举。南宋伊始群雄并起,乱军遍野,刘光世多次率军讨平各处乱军,成为宋高宗赵构的得力将领。苗傅、刘正彦兵变时,刘光世又与韩世忠、张浚等率军平乱,成为“靖难”功臣。南宋绍兴年间,刘光世与另外三位名将韩 世忠、岳飞、张俊所率领的军队乃是南宋的主力军,刘韩岳张并称“四大将”。刘光世后任江东宣抚使,屯军江州。金兵渡江已有二日,他仍不知,遂溃。绍兴六年丙辰,刘光世仕江东淮西宣抚使并进驻庐州。伪齐军侵人濠、舟间,不战,弃庐州而退。次年,被劾沉酣酒色、不恤国事,罢掉军职。但在解除兵柄后,刘光世仍多次受到朝廷优待,先后被封为雍国公、杨国公。绍兴十二年壬戍,刘光世病逝,终年54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录用其子孙甥侄十余人为官。宋孝宗乾道八年追封刘光世为安城郡王,宋宁宗开禧元年又被追封为部王总之,刘光世身后仍享殊荣而十分风光。自刘光世南渡后,他的子孙后裔大多迁于浙江,并且其子孙后裔不再走祖辈的戎马之路,而是弃武从文,逐渐成为读书入仕的耕读之家。刘光世之子刘尧仁(刘延庆孙、刘基六 世祖),迁居浙江丽水太平乡。尧仁之子刘集(刘延庆曾孙、刘基高祖),又自丽水迁居处州 青田县南田福地武阳村。刘集定居青田后,又同北宋名臣富弼的后人为邻,两家遂结为世交,互通婚姻。而刘尧仁的二子刘承、刘稔则仍居住在丽水县内。刘光世罢兵权后,他的子孙遂不再习武,这颇似“武穆”岳飞的后人。迨至刘濠,遂以文翰仕南宋为翰林掌书。宋亡,刘濠隐居家乡青田县武阳村。时有反元志士林融倡导义师举行暴动,事败,元廷遣使者穷究余党。使者道宿刘潦家,刘濠与嫡孙刘桧祖孙合计把使者用酒灌醉而焚其庐,将那份黑名单一起化为灰烬,从而保全了大批反元义士的生命。张守彻在明初所撰《刘公神道碑铭》中高度评价此事道:“刘濠祖孙同心破家以活万命,笃生文成公(即刘基)为一代元勋,子孙千百世食其报,岂幸然哉。”自刘光世南渡后,他的子孙后裔大多迁于浙江,并且其子孙后裔不再走祖辈的戎马之路,而是弃武从文,逐渐成为读书入仕的耕读之家。刘光世之子刘尧仁(刘延庆孙、刘基六世祖),迁居浙江丽水太平乡。尧仁之子刘集(刘延庆曾孙、刘基高祖),又自丽水迁居处州 青田县南田福地武阳村。刘集定居青田后,又同北宋名臣富弼的后人为邻,两家遂结为世交,互通婚姻。而刘尧仁的二子刘承、刘稔则仍居住在丽水县内。刘光世罢兵权后,他的子孙遂不再习武,这颇似“武穆”岳飞的后人。迨至刘濠,遂以文翰仕南宋为翰林掌书。宋亡,刘濠隐居家乡青田县武阳村。时冇反元志士林融倡导义师举行暴动,事败,元廷遣使者穷究余党。使者道宿刘濠家,刘濠与嫡孙刘爚祖孙合计把使者用酒灌醉而焚其庐,将那份黑名单一起化为灰烬,从而保全了大批反元义士的生命。张守彻在明初所撰《刘公神道碑铭》中高度评价此事道:“刘濠祖孙同心破家以活万命,笃生文成公(即刘基)为一代元勋,子孙千百世食其报,岂幸然哉。”刘基的祖父刘庭槐(刘濠子、刘集孙、尧仁曾孙、刘光世玄孙、刘延庆来孙)精通典籍,在元代曾为太学上舍,据称他精通天文、地理、阴阳、占卜及医术等。刘庭槐之子刘熵,即为刘基之父。当年刘濠祖孙焚毁家宅以保全大批反元义士的生命,就是刘爚所出的计谋,而其时的刘爚还只是仅10岁的少年郎。刘爚通晓经学,曾任元朝遂昌县教渝。刘爚生有三子:长子刘舒,字伯洋,成年后移居青田县八都;季子刘陞,字伯演,在明初曾任陕西镇抚;次子刘基(宇伯温),即大名鼎鼎的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刘基的原配夫人是母亲富氏夫人娘家的远房侄女,十分贤淑,在刘基髙屮进士那年完婚进刘家。但这位刘富氏与刘基婚后多年不育,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一个男子婚后如果无子续香火则为“大不孝”,故经至亲好友的劝说,刘基就娶了同村的年方18岁的陈氏为妾。刘陈氏为刘基生有二子:刘琏、刘璟,刘琏,字孟藻。少时聪敏,读书二、三遍即能背诵而不忘。元至正二十年,父刘基应聘出佐朱元璋,便在家潜心读书习武。明洪武八年秋遵父遗嘱,悉取刘基遗文赴京进献谢恩。明太祖朱元璋夸他“忠孝俱著”,有意留他在朝廷重用。十年秋,授官承务郎、考功监丞,一月后兼试监察御史。次年,除江西右参又喜谈兵究韬略,洪武十四年辛酉,浙江温处地区叶丁、吴达三起事,朝廷命延安候唐胜宗率兵征讨。刘璟参与帷幄,初露锋芒。唐胜宗班师还朝,奏及刘璟才略,明太祖骞赞云:“璟真伯温子也”。遂每年旨召人朝拜见。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太祖命刘琨袭父封爵,璟则让于兄子刘廌。明太祖对他这种谦让的君子品格十分赞赏,授其阁门使,并赐“除奸敌侫”铁简临朝,命其“百官不法,持此纠正”。后擢谷王府左长史,敕权提调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惠帝即位,朱棣“靖难”起兵,首都南京告急,刘璟急驰还 京,上献十六策而惠帝不采纳。受命参李景隆军亊,李又不听璟计,遂大败,归里。建文二年刘璟带病赴南京,进《闻见录》数万言陈述兵事,未听,命归里。明成祖即位,召之,托病不赴,遂被逮至京,但刘璟以“人臣事主,死而不二”而坚不受官职。对明成祖不呼“万岁”犹称“殿下”,并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纂’字。”乃大忤旨而入狱,当晚,刘璟以辫发自经狱中。明崇祯间追封大理寺少卿,谥“刚节”;清乾隆丙申则賜谥“忠节”。著有《易斋集》、《无隐集》等。刘璟有子刘貊,宇士行。刘璟狱中自尽后,执法官员为了讨好明成祖曾极力主张严惩刘琚的家属,但明成祖因考虑到开国元勋刘基的影响,故后来刘貊并未受到株连。明宣宗宣德二年,刘貊被授职刑部照磨。此后,刘璟这一房的子孙后裔中并未出现著名的人物。“诚意伯”的爵位,均由刘琏的长子刘琏这一房一脉所传的子孙后裔承袭。刘廌,字十靖。洪武二十三年庚午三月承袭 诚意伯爵位,食500石。当年賜封刘基为诚意伯时,其爵位仅及本人,迨刘基卒时明太祖也没有宣布刘基的子孙可以世袭爵位。胡惟庸被诛除后,朱元璋追念刘基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为了表示对刘基父子均为胡惟庸集团陷害悲惨时死有所补偿,便下旨自刘鹿始,准予刘氏子孙世袭诚意伯爵位,同时又提高封祿数额并赏赐其他特权:“增禄二百六十石, 共食禄五百石,子孙世袭。朕与尔宵:若有非为,除谋逆不宥,其余杂犯死罪,免尔一死,以报尔祖父之功……”但刘廌袭封爵位后,次年即坐事贬秩。洪武末,被谪戍甘肃三个月,寻赦还。从此他无意再出仕,相继以奉亲守堪辞谢惠帝、成祖任用。居青田县南田盘谷读书自娱,著有《盘谷集》10卷、《盘谷唱和集》2卷,永乐间卒于家。刘鹿死后,他的儿子刘法、孙子刘柜、曾孙刘昙连续三代刘氏后裔都未能承袭诚意伯爵祕,明代宗朱祁钰景泰二年辛未,明廷录功臣之后,刘基的昆孙刘禄被授予“世袭五经博士”。刘禄之子刘宪,被赠诚意伯之称号。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已未,明廷接受 给亊中吴士伟的建议,以刘基云孙刘瑜(刘宪子、刘禄孙、刘昙曾孙、刘氏九世)为浙江处州卫指挥使。明武宗正德九年甲戍,明廷追陏刘基为太师、賜谥“文成”;明世宗嘉靖十年,明廷又賜,刘基配祭高庙。同时还明令规定,刘基后裔可以世袭诚意伯的爵位。袭诚意伯刘瑜字公瑾,历官中军都督府,后领南京前军都督府亊,迁提督操江。刘瑜之子刘洪,承袭诚意伯爵位。刘瑜之孙刘世延在嘉靖年间承袭诚意伯爵位。袭爵后,刘世延曾掌右军都督府,任上曾平定嘉靖末年 发生的南京振武营兵变。数上封亊,朝廷不报,“忿而恣横”。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坐罪论死,病故于狱中。刘基十二世孙刘尚忠(世延之子)英年早逝。刘基十三世 孙刘莱臣,在他的祖父刘世延病亡之时由于年幼未得袭爵,而由他的庶兄刘荩臣借袭诚意伯爵禄。刘荩臣去世后,刘莱臣当袭诚意伯爵位,但荩臣之子刘孔昭却占据爵位不让。崇祯年间,刘孔昭被授予少保称号,历仕领南京右军都督府、提督操江兼巡江防等职。明亡,孔昭往依福王朱由崧南明弘光政权,与马士英、阮大铖辈同流合污,权倾一时。清兵入南京,逃出海,举兵抗清。顺治十一年随张名振攻入镇江。后遇风浪,死于海上。不过刘基后裔在温州丽水两地开枝散叶,至今约7万人。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