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易健_文创DIY魔方 www.tyj.ltd

标题: 大暑时节“阳气旺”、“邪易侵”,保阳祛湿有妙招 [打印本页]

作者: 健康资讯    时间: 2021-10-14 15:18
标题: 大暑时节“阳气旺”、“邪易侵”,保阳祛湿有妙招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作为最后一个夏季节气,同时也是“三伏”之中的“中伏”,大暑时节被认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从古至今,民间各地有烧伏香,饮伏茶,晒伏姜,吃仙草,喝暑羊等风俗。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建军教授提醒,夏季人们常常认为“阳气旺”,实际上阳气最旺的夏天,病邪反而更容易趁虚而入,在中医学的角度上,不少健康问题应该被格外关注。
(, 下载次数: 0)
盛夏人体“外热内寒”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不少患者因为胃口不好、倦怠乏力、肌肉酸痛、心烦气躁等病症来到中医科就诊。
李建军教授指出,夏天容易生病,与夏季的气候、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三个方面息息相关。
气候上,三伏天因天气炎热,湿热交争困于脾胃之故,不少人会表现出不思食、恶心、头昏乏力、倦怠思睡、肢体困重、口中黏腻、舌苔腻、小便少、汗多等症状。加上天气炎热、空气潮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比较大,易疲劳。日长夜短,易导致睡眠不足或者不好,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就会出现心神不宁、燥热不安的症状。
天气炎热,不少人满身大汗的时候喜欢到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内乘凉,此时人体毛孔张开,冷气入体很容易着凉感冒。而在空调房里穿衣单薄,则很容易造成肌肉僵硬、肩颈酸痛、四肢关节酸痛等问题。
在膳食方面,夏季贪凉而食是损害脾胃的常见原因,除此之外,许多人夏天胃口不佳,不吃或简单吃些水果就当作正餐,李建军教授提醒,不吃正餐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有损脾胃阳气。
时值盛夏,很多老年人喜欢纳凉到很晚,年轻人也常常深夜才入睡。从中医学角度看,熬夜会造成肝血不足,阴虚火旺。出现口干咽燥、心神不宁、燥热不安等症状。
值得留意的是,夏天早晨五点到十点是一天之中血压最高的时刻,而不少人喜欢此时锻炼身体,其实很容易发生危险。另外,夏天出汗多,很多人喝水喜欢一次喝一大杯或者一大瓶。李建军教授提醒,这样喝水,其实很容易出现问题。水分迅速进入血液,会造成血液变稀,血量也会增加。心脏不好的人,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在这段时间里,注意做好防暑、保阳、祛湿这三件事,一年可以少生很多病。”李教授建议。
八类人群中暑多发
天气热易中暑,作为外感六淫之一,暑邪在夏季可谓是遇到了主场。夏季时节气温较高,且湿度较大,在这样的高温湿热环境中待久了,由于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致使机体体温调节发生障碍而引发中暑的症状。
中暑在中医称为发痧,一般分为阳暑,阴暑及湿暑。
(, 下载次数: 0)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林玉洁主治医师指出,以下的八类人群是夏季中暑的多发人群,夏季需要多加小心:
1.孕妇、小孩;2.老年人;3.肥胖或超重人群;4.酗酒者;5.心肺肾等疾病患者;6.高血压患者;7.利尿剂、镇静剂、某些心脏药物和降压药的服用者;8.抗组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服用者。
如果出现了中暑的症状,患者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喝一些水或补充电解质的饮品,以防止出汗过多引起的脱水。同时,解开衣服,服十滴水、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药品也有辅助的作用。
如果出现高烧、昏迷、抽搐,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
大暑养生,补水为首
大暑时节,如何保阳、祛湿,健康消暑,中医有这些“妙招”。
1、春夏养阳
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生,养生要因势利导,夏季养阳还有“冬病夏治”的功效,如在一年中最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做“天灸”可显著振奋机体阳气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
2、起居适宜
立夏后人们应早点起床,晚些入睡,以顺应阳气的生发。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要适当活动,让身体适当出汗,以适应夏季的阳气舒发、养长之气。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室外劳动者应下午三点以后再干活。并注意采取降温散热措施。同时,不宜洗凉水澡,温水洗澡温度35—37℃为宜。
3、调摄饮食
夏天气温高,机体出汗多,应清补养心、滋阴生津,可适当多吃益气养阴清热的食材,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饮食宜清淡不要太油腻,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荷叶粥,即在稀饭里面加适量荷叶或薏仁等健脾利湿、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
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可升阳,生姜的某种成分可杀菌,刺激性的气味又能刺激食欲,因此,吃一些含姜的菜肴是夏日首选。
在大暑节气养生,首要是补水。
林玉洁主治医师介绍,此时节喝药粥能补气清暑,健脾养胃。可选用粳米、绿豆、薏苡仁、赤小豆、南瓜等健脾养胃的谷物为主料,辅以百合、莲藕、黄瓜、冬瓜、西瓜、豆芽、冬菇、紫菜、番茄等寒凉清热蔬果,加以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凉益气、滋阴补血的肉制品熬煮成粥,以清凉解暑。
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大暑期间,还可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而淮山药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药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精力旺盛。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避免饮用过凉过甜的冰冻饮料,可选用绿豆汤,大麦茶等饮品。李建军教授提醒,补充水分时,尽量选择温热的饮料,水温以30—40℃为宜,不仅解渴,还能促进排汗散热。
在盛夏,健运脾胃是关键。中医学中,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即人体生产气血的重要脏腑,李建军教授表示,为了“消暑”而吃寒凉之品,或只吃果蔬,不吃主食等行为皆有损于脾胃。
4、调畅情志
值此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宁神静心,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应该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避免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介绍,这三剂消暑汤方,读者朋友们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 下载次数: 0)




欢迎光临 天易健_文创DIY魔方 www.tyj.ltd (https://www.tyj.ltd/)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