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易健康 www.tyj.ltd 伯温养生院

标题: 解锁“南田福地”的双重身份 [打印本页]

作者: tyj168    时间: 2025-9-19 19:46
标题: 解锁“南田福地”的双重身份


“南田福地”析疑


作者/兰陇


“南田福地”一般是指浙江文成南田山,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故里,也称“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南田山上平畴千顷,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犹如世外桃源,唐代袁晁之乱涌入大量避难者,抗日战争时期省内诸多机构和学校外迁至此。但在典籍中,另有记载南田山在东海,与万山之中、高山台地的特征并不相符,难免让人心生疑惑。今以史料、方志为基础,查考南田福地的由来及所在位置。


唐宋间“南田福地”


“洞天福地”是指道教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肇始于东晋葛洪,至唐代定型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福地”,形成完整的仙道理论体系,将道教的神仙世界落实到人间名山洞府,成为道教建构人间天堂、发展自身社会实体的模式。在唐宋道教典籍中,南田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但在内容记述上存在差异,如排序有第四、六、七十、七十一等四说,所处位置有处州青田、东海两说。


(, 下载次数: 11)

(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

(宋)张君房辑《云笈七笺》卷二十七,明正统刻道藏本


唐代道士、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647~735)撰有《天地宫府图并序》,序言提到宫阙洞府(洞天福地)来自“道”变出的“物”,“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书中列出天下大地名山之间的一百零八处洞天、福地简要信息,其中洞天由上仙统治,福地则是“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该书记载南田山在七十二福地中位列第六,位于东海,“第六南田山,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属刘真人治之。”《天地宫府图》收录在宋代张君房所辑《云笈七笺》中,存世有明正统道藏本。另有宋代潘自牧《记纂渊海》宋刻本记载“七十二福地”,内容与司马承祯记载一致,小字标注引自《云笈七笺》。


(, 下载次数: 11)

无名氏《名山洞天福地记》

(宋)左圭《百川学海》,民国影宋刻本

(, 下载次数: 11)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

(明)佚名辑《五朝小说》


唐末道门领袖杜光庭(850~933)撰有《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记载南田在“七十二福地”中排第四,“南田,在处州青田”,有明正统道藏本存世。后世也有托名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记》,出现在明人辑录《五朝小说》,内容与道藏本不同,记载南田山为第七十福地,位置“在东海”。《洞天福地记》内容与《名山洞天福地记》宋刻本一致,但后者并无作者姓名,系后人托名附会。


北宋道士李思聪著有《洞渊集》,记载南田在“七十二福地”中排第七十,“第七十福地南田山,在东海生洲。”该书也有收录“生洲”,释义为“生洲,在东海中,地方二千五百里,去岸二十三万里,相接蓬莱山。上多神草灵芝,服之飞仙。上有仙家万众,皆高逸神仙所治此焉。”


南宋陈元靓《新编事林广记》记载南田山为第六福地,“南田山,在东海东,舡往;刘真人治之。”但在另一版本《事林广记(前集)》里,南田山排在第七十一福地,“在东海生州”。但该书也有记载“生洲”位置,但细节略有差异,“在东海中,地方三千五百里,去岸二十三万里。”


两处“南田山”


神州大地有多处“南田”,如温州文成有南田镇,宁波象山有南田岛,丽水缙云在稽勾古道上有南田村,海南屯昌也有南田村。文成南田和象山南田古来都有“南田山”之称,极易相互混淆。


01

高山台地——温州文成南田山


(, 下载次数: 11)

文成地图(局部),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审图号:浙温S(2023)13号


浙江省东南部的南田山属洞宫山脉,跨温州、丽水二市,因山处青田县之南,山上有沃土、多稻田,故名。台地是指小高原,地表起伏较缓,周围有陡坡,状如桌台。文成南田山是温州面积最大的台地,南北长18.9千米,东西宽12.6千米,面积约196平方千米,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中部海拔650米。


南田山旧属丽水青田,1946年12月,当局核准从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新县文成县,县名即取自刘基谥号“文成”。1948年7月始建县政,正式将原南田乡等地划至文成县,因此南田山大部分区域在当前温州文成县境内。这一南田山的地标有钦建诚意伯庙(刘基庙)、百丈漈瀑布,即今文成“刘伯温故里景区”的两大核心景区,2020年12月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下载次数: 11)

《南田山略图》,来源:刘燿东《南田山志》,1935年本


南田山的范围包含在今南田镇、百丈漈镇、二源镇、青田县万阜乡及相邻区域。刘基二十世孙、浙南宿儒刘燿东(1877~1951)撰有《南田山谈》《南田山志》,已对南田山四至有所界定,如最东为南田山东北麓鳌头村,即原岭根乡牛头村,如今只剩鳌头山顶露在千峡湖水库水面之上;最北在今武阳后山脚,即青田县原岭根乡岭根村、林坑(麟溪)村,现已淹没在千峡湖水库底部;最南在百丈漈瀑布顶端的篁庄村(今百丈漈镇篁庄村);最西山麓有西陵(今南田镇西湖村西陵)、蒲源村(今西坑畲族镇塘垟村蒲斜)、浯溪村(今西坑畲族镇梧溪村)。刘燿东所绘《南田山略图》方位、比例和现今标准地图对照,可以看出仍有许多偏差,例如青田八外都的石庄(今百丈漈镇石庄村)在同一山顶,但不在《南田山志》标注的南田山范围内。


北宋宰相何执中(1044~1117)为龙泉天宁宫撰有《报恩光孝宫记》,记文叙述处州胜景,其中就有提到作为洞天的缙云仙都、青田县青田山(太鹤山),以及称作福地的南田山,“曰洞天则仙都、玄鹤,曰福地则南田。”


元代青田进士叶岘(字见山),与刘基生活年代接近,他为“平石”(疑为“屏石”,即今西坑畲族镇)叶姓友人作有《可村记》,记中有前往高山平台“南田福地”的路径,大致为先水路再转山路而上,尽管地处山巅,却是人口聚集、物产丰富好地方,“道发溪,深入曾滩疾濑,水行几百里,舍舟而徒,重厓复巘,陆行又数十里,乃得一大聚落。土壤旷平,川泽衍沃,奇材美箭,秫稻之饶甲一县,号南田福地。”


刘基长孙刘廌(1363~1410),世居南田山,洪武末年隐居南田盘谷,其住所在今南田镇九都村新宅自然村。刘廌留有《盘谷集》十卷,其中可见南田福地信息,如南田山在鹤溪(小溪)之上,能从鹤岭(也称鹤口岭、岭根岭)直上山巅,《游西陵绝顶歌》“君不见鹤溪溪上南田山,吐吞云雾青冥间。鹤岭迢迢陟霄汉,上有百里皆平田。谢公屐齿所不到,古称福地东海关。又云鹤溪溪水绕其下,乃是玄鹤真洞天。”《送徐仲成还玉壶山兼柬胡叔谨》“南山福地旷百里,盘桓流水萦平田”,《仲春盘谷会饮联句用石楼先生》“玄鹤洞天插天起,南田福地烟霞里”


明清历代方志中,已将伯温故里认作“南田福地”,其中成化《处州府志》最为详细,“南田山,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山顶周回二百余里。上有沃土,多稻田,岁旱则大熟。袁晁乱,人多避难此山,既定,就居者千余家,号南田福地。诚意伯刘基世居于此。”


02

海岛胜境——宁波象山南田岛


(, 下载次数: 11)

南田岛(红圈处),腾讯地图截图


东海有南田岛,位于象山半岛东南侧海域,古称“南田山”,今属宁波市象山县鹤浦镇。南田岛处石浦港以南、岛中多田畴得名,陆域面积90平方千米,是宁波市最大的海岛。岛上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低山丘陵约占全岛80%,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 30余座,主峰大爿山高405.4米。


海上南田岛与邻近诸岛统称南田,岛上水土丰沛、物产丰饶,适宜居住。南田岛西南是花岙岛,岛上有醒目巨岩状如佛头(海拔275米),自古就是天然航标,因此南田诸岛也合称佛头岩、大佛头岩。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对海上南田山有详细记载,“南田四面悬海,周围环一百余里。山名‘大佛头’,高出海中诸山数百丈。日本入贡船望北行,以此山为向道。”“地甚平旷,田极丰腴,虽大旱深泞不枯。凡海边塘圩多天设地造,不假人为。山多鹤鹿,水多海错,海中十洲以南田为第一。”


尽管南田岛自古就是膏腴之地,但在明初岛民悉数迁出,成了荒废禁区,导致这一南田山的历史中断。近代著名经史学家、教育家陈汉章(1863~1938)是宁波象山人,撰有《南田山杂志》《南田志略》,对象山南田岛作了详细考述。陈汉章提到“南田山自宋以前无考”,实则因南田岛原属宁海县,没有出现在象山县历史中。1986 年 10 月,南田岛樊岙洋厂湾山上出土了一批唐代文物,有墓砖“坟记”记载,唐元和十二年(817)南田山隶属于“台州宁海县依仁乡万岁里”。又如南宋时,南田岛可见于台州总志,嘉定《赤城志》“南田山,在县东海中,上有平畴可三十顷。”崇祯《宁海县志》“南田山,东海中,上有平畴可三十顷。昔居民蕃盛,国初徙其民,今墟其地。”“洪武二十年,信国公汤和以五十一都远在海岛,恐与倭通,徙民于郡城外,墟其地。”清代开禁以后,南田岛又划入南田县、三门县,解放以后划入象山县。


黄溍(1277~1357)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入门弟子有明初开国名臣宋濂、王等,曾任台州路宁海县丞一职,作有《石台纪游诗序》“宁海多大山,其高或俯视云雨,名于仙经地志者:天门、阆风、丹丘、桐柏,而南田号为福地。”


顾田(字九畴)是南田岛上住民、明初诗人,外迁之后留有多件怀念南田故乡诗作,可见于宁海、象山两地县志中,如《怀临川故乡时因信国公徙发》“落日徘徊游子路,西风怅望旧家乡。桑田尽变鱼虾地,火宅浑为麋鹿场。”


明末清初,张煌言(1620~1664)、张名振(1601~1655)坚持抗清复明,将舟山、南田一带作为基地,至今在花岙岛上留存“张煌言抗清兵营遗址”。刘基十四世孙、末代诚意伯刘孔昭曾与张名振在沿海一带抗清,其子刘永锡在舟山海域战死,刘孔昭本人泛海失踪。南田岛上应当也有过刘孔昭父子足迹。


直至现当代,南田岛仍称南田山、南田福地。如《南田志略》记载“唐代自神龙立象山县后,南田已有居民,故与慈溪之大隐山、天台之灵墟山,同称福地欤!”《南田志略》另有记述南田岛诸岙,如南路有南田、花岙等49岙,北路有大南田、樊岙等59岙,共计108岙。1987年,岛上仍有歌谣传唱,“南田山,南田山,县府立在三门湾,绿壳真万关”“南田一百零八岙,岙岙有强盗”。


“南田山”辨析


对比上述南田山、南田岛,两地都能称为“福地”。尽管两处“福地南田山”名称相同,但知名度不同,以致容易出现混淆。一个南田山因刘伯温而闻名,如《元一统志》没有“南田山”,明、清两朝《一统志》单列处州青田“南田山”词条;另一个南田山因明初海禁,成了荒无人烟的海中孤岛,销声匿迹。


01

《太平寰宇记》未载“南田福地”


(, 下载次数: 11)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九,南宋蜀刊本

(, 下载次数: 11)
(, 下载次数: 11)

《南田山谈》民国铅印本,赵翁钦供图


介绍文成南田的资料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内容,“北宋《太平寰宇记》称‘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入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世外桃源无多让焉!’”此说源出刘燿东《南田山谈》,本意应是“《太平寰宇记》云‘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处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桃源世外无多让焉。”刘燿东在随后增补成书的《南田山志》中作了删改,大概是发现引述内容有误,“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刘诚意族居此山”。按《太平寰宇记》有宋刻本等多个版本存世,并未出现以上内容,也没有收录“南田”词条,“七十二福地”的记载仅出现在卷九十九“括苍山洞,道书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另外,清代《浙江通志》对伯温故里南田山也有记载,“《洞天记》‘青田县南田山,古称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诚意伯刘基世居此山。”因此,介绍文成南田虚引《太平寰宇记》之说,或许是糅合上述各种信息而来。


02

东海南田山应是南田岛


对比上述高山台地、东海岛屿,已不难看出两处“南田山”特征与差异。宋元明以来,南宋陈元靓所辑百科全书《事林广记》广为流传,其中就有“南田福地”在东海、在生洲,这是当时的共识。刘廌《已丑四月重游百丈观瀑》“共说南田山水秀,生州福地古来传。”这或许是不知有南田岛,将南田福地与“东海关”“生洲”等海岛特征相关联,导致同名误认。横向对比其他“洞天福地”所在位置,也可以看出“东海东”的南田山并不在青田县。如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记载“第六福地南田山”位置在“东海东”,“第十大洞天括苍山洞”在“处州乐安县”(今台州仙居),“第二十八福地陶山”在“温州安国县”(今温州瑞安),“第三十小洞天青田山洞”则明确在“处州青田县”,可见成书之时已有处州青田县,但未出现仙居、瑞安等县名,不存在将当时青田的南田山记入东海的可能性。因此,位于东海“南田山”应是指南田岛。


03

文成南田山同样是福地


文成南田山位于地面起伏较大的浙南山地之中,好似群山之间冒出一个约200平方公里的平台,民间俗语说“九都九条岭,条条通天顶”。高山平台上的南田镇、二源镇、百丈漈镇海拔约在660至680米(以政府驻地为例,下同),平台之下的县城大峃镇约为60米、黄坦镇约为240米,西坑畲族镇约为340米。在气候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水量充足,山巅溪流众多,向南、北分别流入飞云江、瓯江中,其中流经南田镇区、三滩、高村等地的溪流便是天顶湖、百丈漈瀑布的主要水源。因水土肥沃,南田山上自古以来粮食产量稳定,至今还流传着“大旱不绝收,大水不漂流”的谚语。南田山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宋元以来出现富、钱、蒋等多个世家巨族,也是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的出生地和寿终之地,数百年来流传着“太公祭”“刘伯温传说故事”。正如乾隆年间青田诗人韩锡胙所言“洞天选幽奇,福地卜清旷。南田何盘盘,缥缈千峰上。”文成南田山自唐代以来就有福地之说,历史悠久、地貌奇特,自然也是一处福地。


结 语


浙江两处“福地南田山”同名异质,虽有山海之隔,却有着诸多关联。文成南田山是明初始封诚意伯刘基家乡,民国间刘基后人刘燿东撰写《南田山谈》《南田山志》。象山南田岛在清初有末代诚意伯刘孔昭到访,又有清末民初国学大师陈汉章辑录《南田山图说》《南田山杂志》《南田志略》。若要区分,可按特征,即东海的是象山南田岛,群山之间的是文成南田山。


附记:感谢吾邑作家高明辉老师分享何执中《报恩光孝宫记》、叶岘《可村记》载有南田山信息,笔者原先所见最早的记载伯温故里南田山信息为明初刘廌。


推荐阅读

>>>一纸谱序藏惊天秘密,刘基出山竟与其挚友命运紧密相连

>>>解密文成南田盘谷八景

>>>文成深山有一千年古寺,刘伯温长孙刘廌、青田知县万里等无数文人墨客曾到访



声 明


本公众号由文成县文广旅体局与文成作协联合开设

文章版权归“淡墨文成”公众号所有

欢迎转载 | 注明出处



(, 下载次数: 11)

※ 征 文 启 事 ※

淡墨文成致力刊发与文成相关的文化类文章,诚邀各位作家、专家、文史爱好者和广大市民踊跃供稿,优稿优酬。投稿邮箱:danmowencheng@126.com






欢迎光临 天易健康 www.tyj.ltd 伯温养生院 (https://tyj.ltd/)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