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左东岭先生曾在《明代诗文集珍本丛刊》序言中论及刘基文集版本善本的选择,近日又提到文献和版本在刘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它(刘基研究)必须讲究使用文献的真实性,必须讲究建立在刘基早期诗文版本的基础上。”但古籍原典难得一见,专家学者撰文也少有图示,难以直观理解。笔者近年幸蒙高明辉先生教导,得以见到刘基著作诸多版本面貌,草成此文,或许可以充当左先生所述注解。
重订刘基文集版本体系
-作者 兰陇-
一般认为,“版本”最早源于宋代,是指雕刻木版刷印的书本,也写作“板本”,区别于抄写的“写本”、碑刻的“拓本”。古文献学家王重民(1903~1975)对版本的解释为“版是指印书的版片,本是指印成的本子。”①如今,“版本”的概念不断扩大,从雕版印刷扩大到石印、铅印、电子数据等,杜泽逊认为“‘版本’的概念大约相当于‘异本’,即不同的本子,而不再限于木版印刷本,甚至不再限于各种纸质的书本。”②姚伯岳则认为“版本就是一部图书的具体表现形态。”③
刘基一生著述丰富,明初已刊行《郁离子》十卷、《覆瓿集》二十四卷等文集,传世则有《诚意伯刘先生文集》《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等多种版本。专家学者对刘基文集版本已进行大量考证,但无书影且仍有缺漏之处。得益于数字图书馆、影印古籍的发展,如今中外诸多专业机构陆续公开大量古籍影像,现参考崔建英《明别集版本志》著录的刘基文集版本,重新以单刻本、合集本、类编本、选编本建立版本体系,附以图文形式展示文集面貌,不再赘述半页行数、字数。在下业余收集刘基文集版本,并非专业人员,学力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见教,联系方式见下图。
▲刘基文集版本体系
一、单 刻 本
也称单行本、分集本、小集本。刘基著作的明初单刻本较为珍稀,除了《春秋明经》以外,其余至今仍有存世。
▲明初刻本《写情集》(民国石印),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写情集》四卷,洪武十三年(1380)叶蕃《写情集序》,长短句(词)集。原件无存,民国时吴昌绶、陶湘影印全本。
▲明初刻本《郁离子》,台图07018
(二)《郁离子》十卷,明洪武十九年(1386)括苍刘氏家刊本,寓言散文集。江西省博物馆所藏明初刻本《郁离子》十卷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④。另外,台湾“中央”图书馆也藏有该全本。
(三)《覆瓿集》二十四卷(后期增刻《覆瓿拾遗》二卷),明初刻本,该集是刘基在元朝的诗文集,《覆瓿拾遗》有少量入明以后的内容,所收内容在篇幅上约占刘基存世文集的半数,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明初刻本《覆瓿集》残本(傅增湘旧藏)
国图善本书号02183
▲明初刻本《覆瓿集》残本(李盛铎旧藏)
黄山书社 影印
1、洪武、永乐年间初印本。该本状态为二十四卷、无序言、无《覆瓿拾遗》,国家图书馆藏本(傅增湘旧藏)十卷的前六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李盛铎旧藏)卷七至十九都属于此类早期印本。
▲左:国图00728 右:台图11123
2、宣德五年后印本,该本增刻罗汝敬序言但无《覆瓿拾遗》,如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号00728(存第一至六卷、十九至二十四卷)、台湾“中央”图书馆、日本尊经阁藏有二十四卷全本。
▲明初刻本《覆瓿拾遗》
日本内阁文库旧藏
3、宣德至景泰年间增刻《覆瓿拾遗》二卷。目前未见全本,日本公文书馆所藏《覆瓿集》第七至二十四卷、另附《覆瓿拾遗》二卷。此外,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温州图书馆藏有多种残本。
▲明初刻本《犁眉公集》(缪荃孙旧藏),国图04483
(四)《犁眉公集》五卷,入明以后的诗文集,长子刘琏辑录于洪武年间,刊刻于明永乐初年(据卷首缪荃孙题记),国家图书馆藏有全本。
▲明初刻本《翊运录》,国图CBM0233
(五)《翊运录》一卷,仅一小部分“颂表”为刘基撰写,其余部分为御书、诏诰、行状碑铭、序辞等内容,长孙刘廌辑录,国家图书馆藏有微缩胶卷底片,原件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
(六)《春秋明经》四卷,经学著作,现今无存,仅见于刘基文集序言及藏书家著录。洪武十六年(1383)《诚意伯刘公行状》提到的存世著作,但没有《春秋明经》。该本始见于宣德五年(1430)罗汝敬《覆瓿集序》“先生之作,有《郁离子》,有《春秋明经》,有《犁眉》《覆瓿》诸集,寿诸梓者久矣。”成化六年(1470)杨守陈《重锓诚意伯文集序》“国初诚意伯刘公伯温尝著《郁离子》五卷……《写情集》暨《春秋明经》各四卷。”清代著名藏书家黄虞稷(1629~1691)《千顷堂书目》著录“刘基《春秋明经》四卷:春秋制举之言”⑤。
二、合 集 本
也就是将单刻本汇编一起,从时间上看,有成化本、正德本,以及源自正德本的嘉靖七年递修本、四库全书本等。
▲左:成化本,国图09087 右:成化本,台图11125
(一)成化本。成化六年(1470),浙江巡按御使戴用、杭州知府张僖发起刊刻,该本《诚意伯刘先生文集》二十卷、二十册,简称为“成化本”,这是最早的合集本。有《翊运录》一卷、《郁离子》三卷、《覆瓿集》并“拾遗”十卷、《写情集》二卷、《春秋明经》二卷、《犁眉公集》二卷。国家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有全本,上海图书馆有残本(存卷二至四,清丁祖荫跋)。
▲左:正德本,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本
右:正德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影印
(二)正德本。正德十四年(1519)处州知府林富捐资重刻,《诚意伯刘先生文集》二十卷二十四册,简称为“正德本”。部分翻刻自成化本,分集排列顺序略有差异。正德本将各单行本的序言、目录归到一起,置于全书之前,第一册为各分集序言,第二、三册为各分集目录。卷五《覆瓿集》加刻一行“处州府知府林富重编”,《覆瓿集》每页起止文字和成化集不同;将《犁眉公集》调整到最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等机构均有全本。
▲左:嘉靖七年递修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右:国图15690(仅存《写情集》四卷)
(三)嘉靖七年递修本。嘉靖七年(1528)增修部分版面,卷后有叶式序,《诚意伯刘先生文集》二十卷,二十二册(简称“嘉靖七年本”),台北故宫藏本著录二十四卷、十六册。该本与正德本排序不同,王重民先生著录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诚意伯刘先生文集二十卷》:
二十二册(《四库总目》卷一百六十九)(国会)
明正德间重刻本[十一行二十一字(20×13)]
明刘基撰,每卷书题下题:“处州府知府林富重编。”按《绣谷亭薰习录》载成化六年杨守陈序刻本,编次稍异。此本有守陈序,知为依成化本重新编校者。兹举其内容如次:
卷一《翊运录》[王景序,永乐二年(一四〇二)]
卷二至四《郁离子》[吴从善序 徐一夔序 洪武十九年(一三八六)]
卷五至十四《覆瓿集》[罗汝敬序 宣德五年(一四三〇)]
卷十五、十六《写情集》[叶蕃序 洪武十三年(一三八〇)]
卷十七、十八《春秋明经》
卷十九、二十《犁眉公集》[李时勉序 宣德五年(一四三〇)]
杨守陈序 [成化六年(一四七〇)]
林富序 [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
叶式序 [嘉靖七年(一五二八)]⑥
可以看出该版本为每卷下有“处州知府林富重编”,各单刻本序言与正文在一起,全集序言如杨守陈、林富等序言放在书后,末篇是“叶式序”⑦。国家图书馆藏有残本(郑振铎旧藏,仅存卷十五、十六《写情集》),上海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中央”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全本。
▲左:四库全书荟要本 右: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四)清代四库全书各阁本,有文渊阁本、荟要本等版本,《诚意伯文集》二十卷,册数未知,缺漏较多。张春国已考证其选用底本为正德本而非成化本⑧,四库本缺文是抄录底本的缺页造成的,与朝廷忌讳无关⑨。
三、类 编 本
即按内容体裁重新编排,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类编本衍生出来的版本最多,后世流传最广。
▲左:嘉靖三十五年本,国图17421
右:万历后印本,台图15546
(一)嘉靖三十五年本及万历后印本。嘉靖三十五年(1556),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樊献科、真定知府于德昌在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刊刻《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十八卷八册(简称“嘉靖三十五年本”),按照文体重新分类后按重新刊刻,这是出现最早的类编本文集。万历后印本,则有万历三十六年(1608)真定知府汪国楠作序。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藏有嘉靖三十五年本全本,吉林省图书馆、甘肃师范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有万历三十六年后印本。
▲左:隆庆本,哈佛大学燕京藏
右:隆庆本,1936年商务印书馆排印
(二)隆庆本。隆庆六年(1572)《太师诚意伯刘文成公集》二十卷、八册(简称“隆庆本”),巡按浙江御史谢廷杰、处州知府陈烈发起,在处州翻刻嘉靖三十五年本,并由何镗校正文字。该本流传广泛,民国年间上海商务书局影印《四部丛刊》初编所收刘基文集即使用该本。近年最通行的林家骊点校本《刘基集》(《刘伯温集》)即以《四部丛刊》隆庆本为底本。
▲崇祯十年本,中科院图书馆藏(吕立汉所附图)
(三)崇祯十年本。崇祯十年(1637)《刘文成公集》二十卷六册,处州知府朱葵发起,刻印地点在南京。该集非常少见,前有《刻刘文成公全集引》,与隆庆本相似,但不收《郁离子》《春秋明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有全本,著录见于吕立汉《刘基考论》、崔建英辑《明别集版本志》。
(四)清代元奇刻本。该本在清代广为流传,至今仍可见于拍卖会、二手书网站,该本刻板历经坎坷,民国初年遭火毁。
1、康熙年间,刘基后裔江心寺僧元奇(明亡后出家)出资刊刻温州岁贡生刘标家藏隆庆本,但书板未刻完,元奇便因年迈逝世,当时缺失第十一至十八卷的不完整印本已有少量流传。
2、雍正年间,青田知县万里获得康熙元奇本,而后捐出一年俸禄,让刘标后人在温州补刻文集全本。
3、之后刻板流失,乾隆年间赎归南田,部分印本有乾隆十一年高居宁序言但无牌记,另有部分印本有牌记记载“栝芝南田果育堂藏板”,南田旧属处州青田县,处州旧称括(栝)苍,青田也称芝田。
4、清末,该版借往温州书肆印书,牌记有温州马元熙题字及“光绪元年岁次丙子八月重修”。该刻板于民国二年(1913)因书肆失火遭毁,其经过可见于刘基后裔、民国乡贤刘耀东《疚庼日记》。
▲光绪二十六年浙江书局重刻本,中山大学藏
(五)光绪二十六年(1900)浙江书局重刻本。刘耀东在杭州武备学堂读书期间,建议曾任处州知府的官书局提调萧叔衡(字文昭)重刻刘基文集。光绪二十六年,浙江书局翻刻南田所藏刻板,相当于在该刻板火毁前做了备份,《浙江印刷出版史》“浙江书局书版和所印书籍:《诚意伯文集》,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421片,771页。”⑩民国四年(1915),章太炎为该本作《诚意伯集序》。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藏有全本。
四、选 编 本
明末至清末,出现多种只收诗或文的版本,印行地点远至日本。
▲钟惺选编本,天津博物馆藏
(一)钟惺选编本。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钟惺评辑、燕如凤校订《刘文成公全集》十二卷四册,榜花居刻本,刊刻地在上海,此版本只收文和赋,不收诗。
▲张汝瑚选编《刘文成集》,日本公文书馆藏
(二)张汝瑚选编本。收录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明八大家集》,其中《刘文成集》五卷二册,同样只收文和赋,不收诗。
▲《诚意伯诗钞》,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三)和刻《诚意伯诗钞》。日本天保七年(1836),垣内保定编纂《诚意伯诗钞》四卷四册,日本桂云堂梓,只收诗、不收文。
▲《刘诚意文钞》,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藏
(四)和刻《刘诚意文钞》。日本天保十五年(1844),奥野纯编纂《刘诚意文钞》(牌记《刘诚意文粹》)三卷四册,日本群玉堂梓,只收文、不收赋。
附:类编本编排方法及版本选择
合集本的编排较简单,是将原有单刻本汇编重刻。类编本则按内容题材做了较大改变,将《翊运录》中的刘基撰文移到他处,《郁离子》《春秋明经》《写情集》保持原样(部分不收《春秋明经》),《覆瓿集》《覆瓿拾遗》《犁眉公集》的内容按体裁分类重新编排。上海博物馆藏有刘基《春兴八首》诗卷墨迹,其内容也可见于文集,以此为出发点,便于观察从合集本到类编的编排。
▲《春兴八首》诗卷,上海博物馆藏(孙伯渊旧藏)
在文集中,《春兴八首》墨迹本的第六首“近时丹诏出天闱”单独抽出,其余七首为一组。在明初单刻、合集本中,《春兴》与《春兴七首》分别收录在《覆瓿拾遗》和《覆瓿集》;但在类编本中(以嘉靖三十五年本为例),分别收录在“七言律诗”第12、43首。
▲“春兴”诗所在部分编排方法
注:因国家图书馆藏成化本卷九“诗”有缺页,现选取
篇目一致的正德本目录并标注颜色。
其编排变化形式如上图所示,《覆瓿集》卷之九“诗”,B开头部分以七律为主,第8首是一组绝句《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十八首》,取出另作安排。空位则用《覆瓿拾遗》的24首七律(A标色部分)填充,也就是在“二月二日”“二月七日”之间插入了“拾遗”的24首律诗(大多是与石末宜孙唱和,《白塔寺》并非律诗),如《再次韵时闰九月九日菊》就在其中。最后,得到类编本(C部分)的排列方式,原有的时间顺序被打破。
从刘基文集版本的选择来看,明初各种单刻本以及成化本、正德本等合集本都是较好的版本,正如左东岭先生在《明代诗文集珍本丛刊》序言提到“因为现存有明成化六年(1470)的戴用、张僖刻本,较之《四部丛刊》所收隆庆刻本更适合作为整理底本。因为成化本不仅刊刻时间早于隆庆本,更重要的是成化本依据刘基早期的各种小集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保持了原来小集的名称,其创作的时间线索一目了然。因此,无论从研究一代作家创作与思想演变的角度,还是保持作品原貌的角度,成化本皆优于隆庆本。隆庆本最大的改变是打乱了原来按时间编排的顺序,按照文体来分卷。”
▲成化本影印本,《稀见明史研究资料五种》第六册
其中,影印本可见于黄山书社《明别集丛刊》第1辑第7册(《覆瓿集》第七至十九卷、正德本),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日藏明人别集珍本丛刊》(第一辑)第四册(《覆瓿集》第七至二十四卷、《覆瓿拾遗》二卷),中华书局《稀见明史研究资料五种》第六至八册(成化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明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第二至四册(成化本)。
▲左:成化本,国家图书馆网站
右:正德本,哈佛大学图书馆网站
明初刻本、成化本、正德本等诸多在线数字古籍可见于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等专业机构。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淡墨文成」
欢迎光临 天易健_文创DIY魔方 www.tyj.ltd (https://www.tyj.ltd/)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