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文化还是刘伯温文化
谁说了算?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思想、勋业及围绕他而形成的一系列文化事项,今天我们称之为“刘伯温文化”,它内容广博,涵盖了历史、文学、军事、政治、民俗等众多学科,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也是刘伯温故里文成县发展的持久动力。近年来,随着刘伯温文化研究和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该称之为“刘基文化”,还是“刘伯温文化”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刘基”代表历史人物刘基,“刘伯温”代表历史人物刘基的民间形象,因而称“刘基文化”更为正统、正确,丽水市或青田县官方即用此名称。一些学者则认为“刘伯温”更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社会中许多人知道刘伯温,但不知道刘基是谁,而且伯温作为刘基的字,并不存在刘基比刘伯温更正统和正确的说法,因而更倾向于称“刘伯温文化”。其他的学者则认为称“刘基文化”或“刘伯温文化”都无不妥。笔者试以此文梳理“刘基文化/刘伯温文化”的历史,供读者参考。
来由
在现代的汉语语境中,“文化”一词对应的是英语culture或者civilization,词义改变的时间在清末民初。200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现代汉语词典》,“文化”有 3 种含义:一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 艺术、教育、科学等;二是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 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三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这3种含义显然都不是“刘基文化” “阳明文化”这些短语中“文化”的含义,在这些短语中“文化”是指某种可利用的资源或一系列事项。“文化”的含义被扩大了。“文化”一词的此种运用在近二三十年十分流行,“刘基文化”这个短语也是在这波流行浪潮中出现,并得到学界、政府的认可而登堂入室。它是一个诞生不久,还非常新鲜的词,并不具备所谓的传统。
那么它是怎么诞生的呢?
据刘日泽回忆:当时(2001年)我们都是不懂(怎么推动刘基研究),只知道太公(刘基)很厉害,是富阳的王运祥来动员我们组织成立刘基文化研究会,并帮助我们起草《章程》,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刘基文化”这个名称。
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于2001年8月3日在文成县南田镇成立,从刘日泽的回忆可知在2001年以前,“刘基文化”这个概念可能从来没有人提及过,至少是不常见,以至于作为第一届刘基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的他也从来没有听说过。
笔者查阅了1983年以来的《文成县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刘伯温或刘基是1998年,共4处,分别如下:
在温州和南田举办了刘伯温诞辰685周年纪念活动(举办时间为1997年)。
……建设好伯温公园(地点应为南田华盖山)、度假山庄……
要重点搞好……刘基庙、刘基故里(指武阳村)……等重点旅游区的深度开发。
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上,要针对……,以刘基名人文化、民族文化……为依托……
1999年提到1次:
动工兴建西山公园、天顶湖……刘基故里(指武阳村)……
2000年提到2次:
完成……刘基故里(指武阳村)部分项目……(和上一年度工作计划呼应)
投资400万元拍摄了大型电视剧《刘伯温》。
2001年提到3次:
特别是……《刘伯温》电视剧的开播,文成旅游知名度不断扩大(与上一年度呼应)。
到2005年使……,刘基墓和刘基故里(武阳村)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响……“伯温史迹”……三张旅游王牌。
2002年没以提到,2003年提到3次:
要做好“刘基史迹”……四篇文章。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弘扬“刘基文化”同……结合起来……
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着力建设刘基文化……。
至此“刘基文化”的概念正式出现在了文成县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在上述表达中,我们看到两个特征:一是“刘基”和“刘伯温”混用,在使用上并没有对“刘基”或“刘伯温”进行区分。二是提及刘基/刘伯温均指示具体的事项,惟一一处提及“文化”加入限定词“名人”,指示“刘基”是“名人文化”的一部分,直至2003年提出“刘基文化”的概念。这与刘日泽的叙述是吻合的,即在2001年以前,“刘基文化”的概念没有在文成县出现或没有被主流认可,直至在王运祥的帮助下,刘日泽等一干人提出“刘基文化”的概念,成立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为什么文成县政府工作报告直至2003年才出现“刘基文化”的表述,这很容易理解,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是在文成县南田镇成立,并由时任南田镇副镇长兼任会长,办公场地设在南田镇人民政府,会员大多由南田刘氏宗亲组成。从某种程度上说此事是南田镇政府行为,部分县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县政府并未直接出面操办。而“刘基文化”作为一个新提出来的概念,被认可还需要一个过程,2002年文成县人大会议于3月12日召开,此时距“刘基文化”概念的出炉方半年时间,还没有被学界和政府接受完全合情合理。
“刘基文化”于2003年得以写入文成县政府工作报告,也与2002年发生的一件事不无关系。是年4月初,在丽水市和文成、青田召开了“全国刘基文化学术讨论会暨浙南旅游经济开发战略研讨会”,这是第一次以“刘基文化”为名的学术研讨会,也成立了第一家刘基文化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丽水师专刘基研究所。
此次学术会议还有一件有趣的插曲。据刘日泽回忆,当年丽水和青田要召开全国性刘基文化学术研讨会,给他发邀请的时候,恰逢他在县里参加人代会,他便在分组讨论会上说了这个消息,一些领导干部知道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被青田、丽水抢了先机,让他想办法阻止丽水和青田县举办学术会议。刘日泽回忆说:“当时一听就蒙了,这哪能拦的住?”后来一想,既然拦不住,那就加入,才促成了三地共同举办的局面。
▲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会刊《刘伯温研究》
“刘基文化”概念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文成县的刘基文化研究工作进展迅猛,动作很大。2003年9 月 12 日,距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成立仅仅两年之后,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了时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文峰担任研究会会长,办公地点从南田镇迁到县政府,直接由县级层面推动刘基文化研究工作。2004年5月17日,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温州学研究中心、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刘基文化研究所、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联合承办的“全国(温州)首届刘基文化研讨会”,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市县两级领导均有出席。
至此“刘基文化”这个概念正式被市县两级政府接受并推广。
争议
“刘基文化”概念的提出,围绕能不能称“刘基文化”产生了很大的争议。一方面是倡导者没有严格区分“刘基”“刘基文化”。比如《刘基文化论丛:刘基研究论文集》前言:
丽水师专刘基研究所于2002年4月6日向世人宣告正式成立。这是国内外唯一的一家专门的刘基研究学术机构……在全国各地刘基研究专家的大力支持之下,刘基研究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研究所宣告正式成立的同时,召开了由研究所和青田县刘基研究会、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全国刘基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暨浙南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
在这一段叙述中,“刘基研究”和“刘基文化研究”是混用的,即“刘基”“刘基文化”是混用的。这不是单一现象,当时成立的丽水师专研究所用“刘基研究”,青田县、丽水市及丽水学院至今仍然使用“刘基研究”作为相关研究机构的名称。而文成县使用的是“刘基文化研究”,后来设立温州市、浙工贸、温州大学的研究机构也都使用“刘基文化或刘伯温文化”。形成了丽水、温州两个系列。
▲首届国际刘基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另一方面是刘基到底有没有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即能不能称“刘基文化”。这个问题与“刘基文化”含义不清有一定的关系。这个的争议在2006年达到了高潮。是年12月8日至10日,浙江社会科学院、温州市委宣传部举办首届“国际刘基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许多人提出了“刘基是不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质疑,包括一些重要嘉宾。毛佩琦先生专门写了《刘基何以成为文化——答客问》一文作答。毛佩琦先生认为:
如果一个人,他的社会 联系范围不广、社会影响有限乃至虽然影响很大,但影响领域单一,都不足以成为文化或文化现象。那么,刘基恰恰是一个有着广泛社会联系,在社会各个层面和领域都发挥了巨大影响的人,把刘基和与刘基所关联的一切统称为刘基文化就是恰当的了。
并提出,
可以把刘基和与刘基有广泛关联的一切统称为刘基文化。刘基文化涉及九个方面(政治层面、权谋、人格魅力、爱民情怀与谠直品格、清高的风骨、思想、诗文、被神化的刘基、附会的刘基 )内容,它的研究内容,既应该包括真实的刘基: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阴阳家等等,还应该包括神化的刘基、附会的刘基,即既有历史意义上的刘基,又有民俗学、民间信仰、民间崇拜意义上的刘基。
浙工贸邱金开教授也在会议上提出:
刘基个人文化成就的底蕴、历史的影响力、社会的认同度,思想文化的后发之势表明,“刘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可以冠名“文化’的人”。
浙工贸陈守文、何向荣、俞美玉三位教授在会议上发表了《“刘基”诠释及“刘基文化”内涵初探》一文,认为:
“刘基”是“刘基文化”的内涵,“刘基文化”是“刘基”的外延。……“刘基”已衍生为一种文化现象。
自该次会议之后,关于能不能称“刘基文化”的争议逐渐淡去,也许是因为学者们在此次研讨会上达成了共识,也许是因为近些年各种各样的“文化”泛滥,人们觉得再谈论这个问题,已经失去了意义。总之,关于能不能称“刘基文化”的争论似乎已经尘埃落定。
含义
“刘基文化”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2001年,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在章程中对业务范围进行了界定,似可将之视为“刘基文化”最初的含义界定:
(—)对刘基的古典名著、文学创作和文化作品的研究。
(二)对元未明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作品的研究。
(三)对刘氏历史名人及其在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
(四)对刘基及其后裔的有关地方名胜、史迹实物考古研究。
该范围认为“刘基文化”由刘基的作品、刘氏名人、刘基及其后裔相关的地点和实物组成。
2003年第二届代表大会对“业务范围”做了修改:
(一)对刘基的生平、著述及政治活动等进行全方位研究;
(二)征(搜)集刘基的有关书籍、手迹等史料;
(三)研究元末明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
(四)研究刘基及其后裔的有关地方名胜、史迹实物;
(五)出版论文集等有关书籍,定期刊发文成县刘基文化研究会会刊;
(六)研究刘基祭祀文化,举办学术研讨会,配合做好刘基文化节等活动的有关工作。
增加了“祭祀文化”,显然还是不完备的。
2002年,吕立汉先生在《刘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于《刘基文化论丛:刘基研究论文集》)谈到“刘基文化”的范畴时说:
刘基学术研究与刘基文化研究范畴不尽相同。所谓刘基文化,它不仅包括了前者的研究内容,如刘基的军事文化、哲学文化、文学、书法、美术等。除此以外,那些通常为刘基研究学者所不屑一顾的东西,其实也是刘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关刘基的传说、刘基的酒文化、饮食文化等等。
这是学界首次尝试对“刘基文化”进行定义。其后,陈守文、何向荣、俞美玉三位教授在《“刘基”诠释及“刘基文化”内涵初探》一文认为:
所谓刘基文化,就是从刘基这位历史名人身上折射出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刘基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的,有其多元文化价值(功勋、著作、人品、人格、立德、立功、立言、立诚……)。
2023年6月,温州大学林亦修教授在文成县开展的一次讲座上提出,刘伯温文化是:
名人刘基垂为世范,生命个体逐渐形象化为文化个体,形成刘伯温文化。刘伯温文化是以刘基的品格、勋业、著作、思想、传说、祭祀等为核心内容,随着时代不断演进,进一步社会化、文化化的现象。这种文化基于史实、成于附会和神化,传承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构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环,具有代表性地影响着政治、经济、思想、宗教、民俗、艺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悠远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刘伯温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壮大。
这是学界对“刘基文化/刘伯温文化”的含义第一次进高度概括性的表述。不管如何表述,“刘基文化/刘伯温文化”都含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基于历史人物刘基的史实;二是涵盖民俗、附会等各个方面。林亦修教授则在此基础上准确指出,以上两个要素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对今天各个领域的影响也是“刘基文化/刘伯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这种影响与“刘基文化/刘伯温文化”的相互作用,不断的推动“刘基文化/刘伯温文化”的发展。表达了“刘基文化/刘伯温文化”的鲜活特质。
转用“刘伯温文化”
2013年,文成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以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景区创建为重点,促进刘伯温文化、畲乡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有机融合……
在“刘基文化”被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十年之后,县政府将表述变更为“刘伯温文化”,其后“刘伯温文化”基本成了政府部门通用的表述。
从旅游发展和品牌打造的角度来说,无疑是可取的。2016年,将百丈漈景区和刘基庙景区合并,重新命名为“刘伯温故里景区”,争取省市支持,启动5A级景区创建;2017年2月,刘伯温故里景区通过国家景观质量专家评审;2018年刘伯温故里景区通过省级初评验收;2020年12月创成5A级景区。这是文成文旅事业的重大成就,“刘伯温”在海内外的高知名度无疑是重要的加分项。
▲文成高速口的刘伯温故里景区欢迎广告
然而伴随着重大成就而来,就出现了本文开头提到的争议,现在对争议的处理办法是“两张皮”同时使和,即在学术研究领域使用“刘基文化”,在文旅开发及普及中使用“刘伯温文化”,“在刘伯温故里召开刘基文化学术研讨会”成为了现实。
试答疑
那么这些争议都合理吗?似可逐个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刘基”代表历史人物刘基,“刘伯温”代表历史人物刘基的民间形象,这个说法是否成立。
这牵涉古代士大夫的取名习惯,《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在古代,士大夫之间有一个规矩,人的“名”一般用作谦称,或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平辈之间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称呼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温大教授黄涛认为:从礼仪角度讲,称人之字自古以来是一种礼貌,称刘基为刘伯温更能表示敬重,且国人已约定俗成地称呼刘基为“刘伯温”,如同“苏东坡”与“苏轼”(苏轼,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从这个角度来讲,自古以来称呼刘基为“刘伯温”为多,主要是因为礼仪因素导致的。刘基为“三不朽”之人,功勋卓著,人们当然更多的以他的“字”称呼他,以至于后来的大数多人只知“刘伯温”,而不知“刘基”,可称“以字行于世”。但“刘伯温”还没有如“谢灵运(名公义)”“薛仁贵(名礼)”一样,达到史书上也以字立传的程度,官方典籍中还是依一般惯例使用“刘基”。而私人笔记、著述和民间故事中,因“以字行于世”和礼仪的缘故而多用“刘伯温”。
▲上图依次为1946年王馨一编写的《刘伯温年谱》,198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郁离子选译《刘伯温的寓言》,民国时期印制的《烧饼歌全集》,都依据习惯以“刘伯温”称呼。
▲上图为日本东京大学藏的正德十五年序重刊本《灵棋经》,署“太明诚意伯刘伯温解”。
▲上三图为文成县图书馆藏的刘伯温相关读物,大多称“刘伯温”,第二张图左侧的系列书籍是2011年组织编写的《刘基文化研究丛书》。
“刘伯温”代表历史人物“刘基”的民间形象。这一论点似乎也值得商榷,2017年出版的《刘伯温传说》中收集有明代流传的故事11则,其中称“刘文成”1则,称“刘伯温”5则,称“刘诚意”3则,称“刘青田”1则,称“刘诚意伯温”1则。虽然称“刘伯温”的较多,这可能与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带多用“刘伯温”有关,并非历史全貌。事实上,在文成县普通农民一般以“刘国师”称呼刘基,称刘基庙为“国师殿”,许多人只知道“刘国师”,不知道“刘基”或“刘伯温”。
但这情况可能已经让一些学者产生误解,即《明史》《明实录》等官方文献中多用“刘基”,而民间传说多用“刘伯温”。进而产生一种认知:“刘基”指代历史人物,“刘伯温”指代传说人物。这显然不是客观事实的全部,“刘基”和“刘伯温”都代表了历史人物刘基,如同“苏东坡”与“苏轼”一样,只是刘伯温“以字行于世”,而苏东坡“以号行于世”罢了。
其次,“刘伯温文化”“刘基文化”哪个更有利?
从知晓率来看,笔者统计北京地区流行的40个刘伯温传说故事,“刘基”出现4次,“刘伯温”591次,“刘伯温”的知晓率远远超过“刘基”。黄涛教授指出:我更主张和看好“刘伯温文化”,从宣传策略角度,“刘伯温”已经妇孺皆知。这一点极为关键,将“刘基”重新打造到“刘伯温”的知晓度,即是在做重复劳动的无用功,也是难以实现的目标。况且文成县“刘伯温故里景区”列入国家5A级景区之后,集中精力提升“刘伯温”品牌的知名度,似乎是更为明智之举。
从地域竞争来看,青田县继续坚持使用“刘基故里”,提倡使用“刘基文化”,文成已是铁打的“刘伯温故里”,在任何场合使用“刘伯温文化”,都似乎对文成县更加有利。如果“刘基文化”“刘伯温文化”并用,即“在刘伯温故里召开刘基文化学术研讨会”,笔者以为是最不妥当的选择,一则任何学术会议都不是关门做学问,都需要宣传,正如前述,许多人不知道刘伯温和刘基是一个人,对品牌塑造极为不利。二则即使不同时出现,也会造成力量分散效应。三则是不利于地域竞争,地域竞争是客观存在的。
第三,“刘伯温文化”“刘基文化”哪个更具概括性?
在“刘基”的所有称呼中“刘伯温”使用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最具知晓率,各种民间著述、小说、戏曲、北京等地的传说故事,以及托名的兵法、堪舆、医学、武术作品,绝大多数都以“刘伯温”为名。如下表中所示的藏于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等图书馆中的古籍:
而“刘基”的使用相对狭促,基本上局限在官方史籍中,以及当代的一些研究作品中。因而笔者以为,尽管“刘基”“刘伯温”都代表了历史人物刘基,但因他以字“伯温”行世,在刘伯温文化现象中的“刘伯温”的包含的内容远远的超出并脱离历史人物刘基/刘伯温,是一个远比正史当中的刘伯温广博、丰富的文化现象。如果我们要准确描述这个文化现象,最好的方法还是因循历史的车辙,名之为“刘伯温文化”。
▲日本内阁文库藏的《郁离子》,署名“刘伯温”。
▲寄于刘伯温名下的《黄金策》,署名“刘伯温”。
正如黄涛教授所讲的:“伯温”是刘基的字,“刘伯温”可以完全涵盖“刘基”,但“刘基”不能完全涵盖“刘伯温”,即“刘伯温文化”可以涵盖“刘基文化”,后者不能涵盖前者。
这点笔者深以为然。
欢迎光临 天易健_文创DIY魔方 www.tyj.ltd (https://www.tyj.ltd/)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