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一家人 www.tyj.ltd 文成人自己的网站
     
天气与日历
搜索
158-5891-7908
快捷导航

[中药视野] 秋季进补冬虫夏草 有何好处吗

[复制链接]
馥琳 发表于 2020-11-9 19: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成一家人旺你的士论坛免责声明
所以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18257988851微信同号 将及时删除https://www.tyj.ltd
 

  秋天吃一些虫草是很有益处的,因为虫草平和,适用于各个季节,而且秋季的因为天气变化的原因,极易产生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下降等。深秋坚持吃冬虫夏草对恢复体力,提高抗病能力有非常好的作用。

秋季进补冬虫夏草 有何好处吗

秋季进补冬虫夏草 有何好处吗

  秋季是哮喘病人极易复发的季节,通过食用冬虫夏草能有效的避免哮喘的发作,而且通过补肾养起能有效的改善哮喘。在秋季感冒也极易产生,通过吃冬虫夏草增强身体免疫力,能有效的抵抗秋季因为气候变化而导致的身体不适。

  一般来说虫草食补适合体质较差但没有具体疾病的人,可以起到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但补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从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开始,如做点冬虫夏草百合汤等。如果患有一些疾病和慢性病,最好通过药物进补。

  药补也有两种情况,如果身体尚可,可用适量坚持服用冬虫夏草“平补”;如果身体亏虚较重,可增加冬虫夏草用量。至于亚健康人群,最好“食药同补”,一方面口服冬虫夏草,另一方面可根据具体情况煲汤,如冬虫夏草炖老鸭,冬虫夏草炖羊肉等以弥补营养失调,女性还可选用冬虫夏草炖白木耳、红枣,这款药膳有很好的美容作用。

秋季进补冬虫夏草 有何好处吗

秋季进补冬虫夏草 有何好处吗

  冬虫夏草最佳的吃法

  1、冬虫夏草煮水喝

  通常,冬虫夏草一次要煮6~10分钟,注意要用文火,煮沸时间短,水开后要马上喝,边喝边添水,在冬虫夏草水颜色最深的时候是营养最丰富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水一定不要浪费。

  冬虫夏草水会经历一个由淡到浓再转淡的过程,余味也很绵长。在冬虫夏草水变淡甚至呈现白色的时候就不要喝了,可以把冬虫夏草吃掉。一壶冬虫夏草茶能喝上至少半个小时,添水4~6次。

  2、跟肉类产品炖着吃

  炖(蒸)肉的时候,将虫草放肉内(鸭子、鸽子等腹中),小火炖至肉熟。此法为传统虫草宴吃法,结合不同的肉类品种,功效有一定的差别。此法缺点是不适合每日坚持长期食用。

  3、研磨成粉,温开水送服

  将买来的冬虫夏草拿到药房研磨成粉(之后亦可装入胶囊),每次取一小勺,约1至1.5克,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次,连服半月可见显着效果。

  不过,有专家指出,常温生服才是冬虫夏草最具药用价值的食用方式。高温加热、炖煮时会造成冬虫夏草中很多重要精华成分的损失破坏,功效明显降低。而且这些方式吃起来也极不方便,难以坚持。

秋季进补冬虫夏草 有何好处吗

秋季进补冬虫夏草 有何好处吗

  冬虫夏草对人体起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菌丝,第二不得含对人体有害的杂质。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要达到治疗效果,必须服用足够的数量,每天3~5克。

  秋季吃冬虫夏草注意事项

  1、视个人身体状况,虫草每天服用量0.5~5克即可,炖汤时所加的肉和水不宜太多,一次吃不完可分2-3次吃完,尽量把肉和汤以及虫草渣“吃干喝净”。

  2、虫草的炖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2个小时,一般1小时左右最好,炖时虫草可以在中途下锅,且宜采用“文火”慢炖,火力不要过大、过猛。

  3、炖虫草时宜用砂锅、瓷锅或玻璃锅,不要用铁锅和铝锅。

  4、虫草中的有效成分进入人体要发挥良好作用,需要有一定时间与数量的积累,通常需要坚持服用2个月到3个月的时间。

  5、虫草属滋补名药,虽然是阴阳兼补、性平力缓,但仍要注意根据自身年龄段与身体状况来确定每次合理的食用量,若食用过量可能会出现流鼻血、亢奋、失眠等现象,暂停食用后这些现象会消失。

  6、最后,在服用冬虫夏草期间要少食辛辣的食物,还要避免与萝卜、绿豆一起食用,女性服用还应避开月经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文成一家人

公众号

客服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58-5891-7908

公司地址: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龙岙村

运营中心: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白云街道紫荆庄园H区4栋1501室

邮编:610066 Email:tyj@tyj.ltd

Copyright   ©2023-2024  文成一家人_文成的人,文成的事!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天易健优选    ( 浙ICP备1705697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