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易健康www.tyj.ltd 伯温智慧养生
     
天气与日历
搜索
158-5891-7908
快捷导航

夏天中暑怎么办?中医针灸可缓解

[复制链接]
健康资讯 发表于 2021-10-14 16: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伯温故里天易健www.tyj.ltd 免责声明
弘扬刘伯温文化、宣传刘伯温故里。欢迎投稿,有报酬。+微信13868671156https://www.tyj.ltd
 
夏天中暑要怎么办呢?中暑的缓解方法有很多,中医缓解中暑的方法之一就是针灸。不过,针灸治疗中暑是需要先找出中暑原因的,这样才能够更快速的缓解中暑症状。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针灸缓解中暑的方法吧。
夏天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症状:对于具有先兆中暑的人来说,一般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并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轻症中暑的人除了有先兆中暑的症状之外,还会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已经属于严重中暑状态,如果不及时救治将威胁到生命安全。此类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
接下来,一起了解了解针灸是如何治疗中暑的吧。
夏天中暑的针灸方法
感受外邪
治则:清泄暑热。
处方:内庭、曲池、内关、太阳。内庭为足阳明之荥,“荥主身热”(《难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两穴合用可泄阳明之暑热。内关通于阴维,阴维之脉行腹里、贯胸膈,故能和胃止呕。太阳为经外奇穴,刺血清热,疏解头部昏痛。
治法:宜将病人迅速置于阴凉通风处,解开衣衫。先以三棱针点刺双侧太阳,挤去恶血,余穴均施凉泻法。留针至症状明显改善,留针期间亦须间断运针。
暑热蒙心
治则:清热开窍止搐。
处方:水沟、百会、委中、十宣。转筋抽搐加阳陵泉、承山、后溪。暑热蒙心,清窍闭塞,取水沟、百会以醒脑通闭。委中,膀胱经合穴而属血郄,刺之可泄血分热毒。十宣更有泻热治神、调节阴阳之功。转筋抽搐乃热极动风之象,取筋会阳陵泉穴舒筋解痉。承山为止搐缓挛之验穴。后溪,通于督脉而和脑相维系,更有息风镇惊之效。
治法:先刺水沟,深刺至齿,针尖向上,施以泻法。委中、十宣均以三棱针泻血,余穴亦用泻法,强度宜适当加大。留针至神清搐止,须间断运针。
气阴两脱
治则:补气滋阴。
处方:气海、百会、太渊、复溜。气海为元气之海,灸之可大补元气。百会为诸阳之会,更能升阳固脱。太渊乃手太阴肺经原穴,本型为中暑之危重阶段,汗出脉绝,取此以滋肺阴固卫阳。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经穴,可补肾阴振肾气。四穴合用,内补肺肾之阴液,外固欲脱之卫阳。
治法:气海、百会施艾条雀啄法灸,持续下断,直至神志清醒。余穴用针刺,采用补法留针,其间须反复运针刺激。
虽然针灸可以治疗中暑,但是还应注意一些禁忌哦。
夏天针灸的禁忌
针灸虽然疗效好,但治疗过程也有禁忌。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婴幼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由此看来,针灸缓解中暑也要先了解自己是否适合。
伯温故里天易健www.tyj.ltd 免责声明
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15858917908微信同号 将及时整改或删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文成一家人

公众号

客服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58-5891-7908

公司地址: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龙岙村

运营中心: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白云街道紫荆庄园H区4栋1501室

邮编:610066 Email:tyj@tyj.ltd

Copyright   ©2023-2024  天易健康 伯温智慧养生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天易健康    ( 浙ICP备2021016414号-4 )